极目新闻通讯员胡梦万凌翔
近日,湖北省中医院(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)肛肠科连续接诊两例因便血就诊的患者,均被确诊为结肠癌。专家提醒,便血是结直肠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,但往往被患者忽视或误认为是痔疮出血,导致延误诊治。中老年人群一旦出现便血,应及时就医排查,切勿自行诊断用药。
便血患者被确诊为结肠癌
因近两周大便带血,56岁的吴女士(化姓)到湖北省中医院葛店院区就诊。她表示,出血量不多,颜色偏暗,每日排便2-3次,但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。肛肠科副主任医师陈笑吟在详细询问病史并完成肛门镜检查后,建议她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,以排除肠道炎性及肿瘤性病变。
“只是有点便血,又没有其他不舒服,怎么可能是肿瘤?”吴女士回忆道。在医生和家属的劝说下,她最终接受了肠镜检查。结果发现,距肛门20厘米处有一肿瘤,已侵犯肠腔2/3。病理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癌。
无独有偶,家住葛店新城的赵先生(化姓)也因便血前来就诊。赵先生有多年的痔疮病史,近一个月来大便间断出血,颜色如同苋菜水一样,大便次数增多且总有便意感。肠镜检查显示,距肛门30厘米处有一个巨大肿瘤,已经堵塞肠腔。病理结果同样确诊为结肠癌。
便血需警惕结直肠肿瘤
陈笑吟介绍,近年来我国结直肠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便血、黏液便、大便次数增多、大便变细或有压痕、腹痛腹胀不适、体重减轻等。
“很多患者认为便血就是痔疮,这种认识是错误的。肠道肿瘤和痔疮出血可以同时存在,即便患者有明确的痔疮病史,也不能排除肠道肿瘤的可能。”陈笑吟解释,肠道肿瘤的临床症状具有隐匿性,部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可能不伴随便血或腹部症状。便血是结直肠肿瘤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,不同患者的情况有所不同,有些患者的便血症状是持续的,有些患者一个月只出现一两次便血,而有些患者则没有便血症状。特别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,一旦出现便血症状,首先要排除肠道肿瘤的可能。
早诊早治是关键
结直肠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,治疗效果通常较好。陈笑吟建议,出现便血后,患者应及时到正规的肛肠专科就诊,不要自行诊断随意用药,也不要持侥幸心理耽误病情。
很多患者因为害怕做肠镜检查而延误诊断。现在的肠镜检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痛苦小、安全性高。对于有便血症状的中老年患者来说,肠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。
除了便血外,如果出现排便习惯改变、大便形状变细、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,也应该及时就医检查。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,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。